close

看懂你的甲狀腺癌病理報告,這非常重要!
當你進行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後,外科醫師會將切除下來的完整組織檢體送至病理科進行相關檢查,一周至兩周後出來的病理報告,等於就是對癌症最終解密的關鍵報告

裡面會說明腫瘤組織實際的尺寸大小、克數、細胞結構、包膜或血管是否有侵犯、淋巴腺是否有轉移,甚至是腫瘤的基因類別都能詳細解密可以這樣說,根據病理報告才能宣判你的癌症分期,同時也能幫助醫生決定後續對你最好的治療方式(如:放射碘劑量究竟要吃多少?)

相信很多人開刀回診時往往看著醫生電腦裡一閃而過的一堆英文報告內容根本沒法在診間細細詢問醫生「到底報告裡面說了些什麼?」

大嬸建議可在看診完後直接申請調出病歷報告內容花個幾十塊錢影印出來,然後拿回家細細研究

面對一堆醫學的專業英文術語,大家肯定霧沙沙看不懂大嬸以自身在台大醫院的病理報告內容進行解說,幫助各位快速掌握幾項重點。(p.s 每家醫院的病理報告格式不盡相同)

會有幾個頻繁出現的單字請先學起來~

[甲狀腺結構]

Thyroid:甲狀腺

Nodule:結節

Right lobe:右葉

Left lobe:左葉

Isthmus:狹部

[細胞學檢查]

Malignancy:惡性

Carcinoma:上皮細胞所生成的癌症

[腫瘤型態]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甲狀腺乳突癌(PLC)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甲狀腺濾泡癌(FT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甲狀腺髓質癌(MTC)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甲狀腺未分化癌(ATC)

>>可參閱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php?IDno=1677
 

甲狀腺癌病理報告第一頁
表頭會有病人的基本資料,組織由來為雙側甲狀腺,臨床診斷:右側甲狀腺結節,懷疑是惡性腫瘤(這通常也是穿刺結果宣判你是惡性腫瘤的慣常寫法)。在病理組織學診斷上,甲狀腺右葉全切除手術中發現是乳突癌,左葉全切除手術中,並無證據是惡性腫瘤。

病理報告P1.jpg

整份病理報告會細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Gross Description(肉眼下的描述)Microscopic Description(顯微鏡下的描述)。我整個甲狀腺切下來的檢體重量為12(未免也有點小),左右甲狀腺的尺寸、腫瘤尺寸、腫瘤種類為[典型乳突癌],還有Surgical Margin(腫瘤與切口邊緣組織的距離)0.1cm


病理報告的第二頁是重頭戲!

病理報告P2.jpg
病理組織學診斷內容有:

📍Capsular invasion 包膜是否侵犯(就是癌細胞有沒有衝出包膜往外生長)

📍Angioinvasion(Vascular invasion) 血管是否侵犯,侵犯範圍約有幾根血管

📍Lymphatic invasion 淋巴系統(如果有做淋巴廓清手術,就會摘掉淋巴系統)

📍Extrathyroidal extension 腫瘤向外擴展狀況(就是腫瘤有沒有擴散生長)

📍Surgical margin involvement 手術組織邊緣是否有檢驗到癌細胞(如果有出現Present,代表體內很有可能有殘存的腫瘤未被切除)

📍Multicentricity 腫瘤多中心性(就是有多顆惡性腫瘤的病灶)

📍Parathyroid 副甲狀腺有沒有被割下來(可千萬別出現Present字樣阿!!!)

📍Lymph nodes 淋巴結(就是有沒有取下部分的淋巴結去做檢驗)

📍TNM分期(癌症分期是依照「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的分期手冊去判斷,且會定期修訂更新版本。)

👉T(Tumor)腫瘤N(Nodes)淋巴結M(Metastasis)遠端轉移

TNM分期.jpg
大嬸是T1b(腫瘤大小1~2cm,長在甲狀腺包膜內),白話文就是「第一期」。

看懂你的甲狀腺癌病理報告,這非常重要!
👉更多甲狀腺癌病理報告說明,可參考高雄榮總核醫科 諶鴻遠主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VU5qC1auk

至於為何病理報告上NX(無法評估淋巴結轉移情形)、MX(無法評估遠端轉移情形)?因為當時主刀醫生會依照開刀進去後的實際狀態(如:腫瘤侵犯程度),去判斷是否要摘除部分淋巴結進行化驗。至於是否有遠端轉移,則要等放射碘治療完後的全身掃描才能做出定論。

大嬸有一個小小的迷思,身為病人的我們一定會認為,反正都開一刀了,當然希望醫生能順便摘除幾顆淋巴結下來化驗一下這樣會更妥當。但實際上不是每種狀況都需要摘除淋巴結,病人以為的輕巧順便,在摘除過程中同時也會提高神經或血管受損的風險。雖然大嬸當時有點小失望,為何我的主刀醫生吳明勳沒有幫我摘除淋巴結,且Surgical Margin最後有驗出癌細胞,「這是不是代表沒幫我切乾淨???

後來認真想想,手術過程是很吃醫生的個人經驗判斷,何況吳明勳醫師在甲狀腺外科手術界也算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總不能為了多摘幾顆淋巴結好交代(明明淋巴結的狀況看起來很OK),或為了將甲狀腺組織&惡性腫瘤切除乾淨,硬要去擴大開挖範圍,結果傷及血管和神經

認真爬文後發現,就算是做甲狀腺全切除手術,也不可能達到甲狀腺組織零殘存的狀態。所以要相信你的外科醫生會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下,做出認為是對你比較好的取捨判斷,後續可依靠放射碘治療,來輔助殺掉殘存的甲狀腺組織與甲狀腺癌細胞。雖然有部分核醫科醫師對這點很感冒,畢竟吞下的放射碘劑量,也會對身體器官有所損傷。當然情況允許下能切乾淨一點,這絕對會是最佳首選。

病理報告中,最後的Comment表示,我的腫瘤細胞呈現濾泡+乳突混合生長的型態;在免疫組織生化學上,我的腫瘤細胞呈現BRAF V600E陽性NRAS Q61R陰性

BRAF V600E 基因突變,是甲狀腺乳突癌最常見的基因變異。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郭雨萱表示,以最常見的乳突狀甲狀腺癌為例,其 BRAF V600E 突變的機率高達 60 80%。即便沒有 BRAF V600E 的突變,也有 80 % 的機率有其他突變,例如RAS突變、神經營養性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NTRK)融合、RET融合或是ALK融合。詳閱 https://heho.com.tw/archives/299821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4-25 233702.png
真正讓大嬸最感到後怕的是 Comment的最後一句話…

原本穿刺發現右邊有惡性腫瘤,但左邊甲狀腺超音波顯示完全沒長任何東西很乾淨,當時我還很猶豫是不是只要切掉右邊甲狀腺就好,保留左邊甲狀腺的一線生機。但病理報告事後諸葛論顯示,甲狀腺左葉和狹部檢驗出帶有上皮細胞所生成的惡性細胞!!!
~不就好在我選擇全切,不然就留下灑滿不好種子的左邊甲狀腺,然後遲早有一天,會慢慢發芽長出惡性腫瘤了!真是感謝主,我做對選擇了~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這位大嬸 的頭像
    這位大嬸

    這位大嬸的部落格

    這位大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