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嬸決定採用傳統一刀切的甲狀腺手術後,勢必脖子上一定會留下刀疤,雖然愛美這件事情非我首要考量的點(我更在意惡性細胞是否清除乾淨),但還是希望能淡化疤痕,術前就開始超前佈署研究除疤產品。
在「貼片」與「凝膠」兩大類別中,因不喜歡皮膚上長期一直貼著東西的感覺,流汗後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會紅腫搔癢,而且還要去裁切並反覆清洗使用覺得很麻煩,再加上我並無蟹足腫體質,不太需要透過貼片去加壓撫平疤痕組織,所以一開始就果斷放棄貼片類除疤產品。
很多人覺得,貼上3M美容膠帶應該就行了吧~其實每種商品都有它的特性&使用時機皆不同。美容膠帶是透過壓迫的方式,幫助傷口平整以避免增生/肥厚,並防止傷口裂開,減少產生疤痕的機率。使用時機是在傷口拆線後,傷口還紅紅嫩嫩沒有完全癒合好的時候使用,不必每天拆掉重貼(特意拉扯,反而容易傷害脆弱的新生皮膚),等自然剝落後重新黏貼即可。
美容膠帶僅只有[加壓撫平]的功能,無法有除疤凝膠[封閉傷口]、[產生防水薄膜]與[增加疤痕保濕度]的效果喔!等傷口長好後,就可換用含矽膠成分的除疤產品。
除疤凝膠這麼多,又該怎麼挑選?
除疤凝膠的使用時機,在開刀拆線傷口癒合後開始使用,簡單來說,就是看不到傷口有任何滲出的組織液,長出嬌嫩粉紅的新皮時使用。大嬸網路爬文發現,除疤凝膠中最重要的「矽膠」成分,又分為「直鏈型的矽膠」與「環狀型的矽膠」。
▶️直鏈型的矽膠
分子排列緊密,質地會比較黏稠,不易推開,乾燥成膜時間會比較久(5~7分鐘),疤痕封閉與防水保濕效果好,一天僅使用一次即可。
▶️環狀型的矽膠
分子排列環狀,質地比較不黏稠,延展性佳好推開,乾燥成膜時間比較短(2~3分鐘),疤痕封閉與防水保濕效果較差,一天需使用2次。
小朋友才做選擇,大嬸兩樣都用!
我一共買了兩款除疤凝膠產品,一種是大家耳熟能詳美國製的「倍舒痕」(Dermatix),屬於混合直鏈型+環狀型,非滅菌處理,集結兩種矽膠成分的優點於一身(好推乾得快,防水保濕效果佳),並添加維他命C去稍微淡化疤痕。如果白天趕著出門,我會選擇使用它,快速乾掉後我會再抹上防曬乳來預防黑色素沉澱。
另一種是瑞士製的「施得膚美」(Stratamed),屬於直鏈型矽膠成分,滅菌處理,手術後就能擦,但因為大嬸手術有自費使用「傷口凝膠劑」,所以沒有縫線,傷口凝膠乾掉後,呈現透明薄片可直接保護著傷口,等5~10天固化的凝膠膜脫落後才開始使用除疤凝膠。「施得膚美」一天擦一次即可,通常我會在晚上睡覺前使用(因為有大把時間能讓它慢慢乾)。
實際擦在手上的樣子,左邊是「倍舒痕」,右邊是「施得膚美」。抹出的量皆為直徑0.3mm,左邊倍舒痕看起來較為呈形,右邊施得膚美較為坍塌,但抹開後質地真的比較濃稠。除疤凝膠無論選什麼品牌都好,重點是要天天使用(持續長達半年)
怎麼預防留下疤痕?
坊間有很多傳聞,說不要吃醬油、喝咖啡怕色素沉澱等等,大嬸個人認為不用太相信,少喝咖啡是怕過量的咖啡因會刺激傷口這點我信,但真的不要因為醬油長的黑,就說會色素沉澱啦~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吃多了才真的會讓皮膚變黃。年紀大代謝變慢, 當然疤痕也容易留下不走(可惡~)。
我認為比較科學與實際有效的做法,是防曬要做好!
頂多養疤痕的那半年吃點維他命C來幫助淡化疤痕,至於要不要吃膠原蛋白,就隨個人金錢預算而定,如果真的有蟹足腫體質,那真的都沒用…只能靠後續雷射治療去處理。
愛美的朋友如果想要更用心照顧傷疤,大嬸建議在使用除疤凝膠前,可抹上乳液或乳霜去滋潤保養肌膚,吸收後再使用除疤凝膠,乾了後再抹上防曬乳進行化學防曬,出門時再戴上絲巾或運動魔術頭巾做好物理防曬。
附帶一提,運動用的魔術頭巾真的很好用!吸濕排汗外,一些品牌的織物(如:西班牙Buff)本身就能有效抵擋99%的紫外線,冬夏皆宜,出門運動或爬山也能使用,大推!!! 大嬸覺得,還是黑白配色最百搭。
除疤凝膠怎麼塗?用量該用多少?
如上方影片所示,大嬸脖子上的刀疤長度約5cm,從小就有脖紋就放棄不想管它了🤣 除疤凝膠的使用量當然和疤痕長度有關,我通常會抹出直徑約0.3mm的量,請不要貪多要薄擦,因為越厚越難乾,越難乾則越容易不小心被磨蹭掉,最後就擦了個寂寞完全無效。
塗抹時如果沒有抹勻,請務必要同一方向重新塗抹!千萬不要反方向來回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