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在確認罹癌後兩周內的時間,依序前往「台北長庚」、「台北馬偕」、「國泰醫院」、「臺大醫院」四家醫院5位外科醫師看診(罹癌前還去過三總和北醫外科,幾乎能跑的都跑了,只差台北榮總陳瑞裕醫師的門診沒去了🤣) 。
我的狀況是右側單顆1.8cm惡性腫瘤(開刀後病理報告量測是1.5cm),幾乎每位醫師都表示,我是可以選擇只割右側甲狀腺就好,每位醫師排等開刀的時間,大概都要等上一個多月。幾經多方考量下,大嬸最後在2023年12月8日於台大醫院,由吳明勳醫師執刀,採傳統雙側全甲狀腺切除手術。
大嬸並無「台大迷思」(就是非台大不可)的心態,因為台大這兩位專門開甲狀腺的外科醫師門診,實在一號難求~~~所以一開始也是先找其他醫院就醫。由於每家醫院的掛號規則不盡相同,以下提供我完整的甲狀腺癌實際就醫經驗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你去做出抉擇。
再次強調,就醫的考量標準與感受,絕對會參雜許多主、客觀因素(詳見上一篇<甲狀腺癌之找出你的「醫生緣」>文章),一切自由心證,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每個人的考量不同。
A.【一般外科】
📍台北長庚 陳育賢醫師
年輕有為中生代,是透過保險業務員轉介客戶的推薦。看診講解十分詳盡又有耐心,可進行傳統手術、內視鏡、達文西,台北長庚&基隆長庚皆有門診時間。術前會進行抽血+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手術房與病房地點有:林口長庚(可開傳統手術)、基隆長庚(可開內視鏡/達文西),有放射線藥物治療的隔離病房(位於基隆長庚)。
➡️整體對長庚醫療系統蠻有信心的,但考量要跑去基隆開刀治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奔波會很累,加上開刀台北親友也不方便去照顧,評估過後不考慮。
📍台北馬偕 鄭世平醫師
資深中生代,很多病友口碑推薦。鄭醫師個性溫和客氣又有耐心,針對病情全面性講解,給人安全信賴感,門診當天即可做超音波檢查,能進行傳統手術、內視鏡、達文西。門診幾乎滿額,初診(無馬偕病歷者)可直接網路掛號,複診可透過轉診單排加號,或每次門診僅開放2名當日號(網路/行動掛號APP/語音掛號搶掛,搶掛時間如下表所示),有放射線藥物治療的隔離病房。
➡️很喜歡鄭醫師,但不太喜歡台北馬偕的就醫環境,就此跳過。
馬偕診別 |
開放當日號搶掛時間 |
上午診 |
0:00 |
下午診 |
11:30 |
夜診 |
16:00 |
📍國泰醫院 蔡明霖醫師
年輕有為中生代,現為乳房中心主任,甲狀腺癌多科團隊會議主持人,網路文章及新聞搜尋推薦,快人快語,會如實回覆病人對不同手術方式的各類疑惑,明確具體的問診風格讓人放心。可進行傳統手術、內視鏡、達文西,初診(無國泰病歷者)可直接網路掛號。
➡️因該院目前無放射線藥物治療的隔離病房,若後續放射碘治療需住院隔離時,還要再更換其他醫院有點麻煩,選擇再次跳過。
📍臺大醫院 陳坤源醫師
資深中生代,全台灣應該很多人都是給陳醫師開的刀,專業權威性沒話說,以傳統手術為主,個性內斂溫和、話不多,但講的都是重點,網路預約掛號是”非-常-難”掛到,現在台大也不會再出現民眾漏夜排隊搶現場號的景象。現在的台大現場號,只能在看診日的前一日晚間18:00準時線上搶掛,而陳醫師的現場號,基本上只是一個傳說,因為根本沒法點進去呀~~~
如果想找陳坤源醫師看診,大多只能靠轉診單排看診或加號(轉診方式詳見https://www.ntuh.gov.tw/OPD/Fpage.action?fid=1723),而等候看診的時間,就是從一早到傍晚,需要體力耐力良好,才會有緣分看得到他🤣
➡️原本排定陳醫師在癌醫中心幫我開刀,但開刀前大嬸因感冒or鼻過敏,喉嚨痛+莫名持續低溫燒,只好臨時取消開刀。說真的,開刀要排等多久?這真的很看運氣,第一次看診時很幸運,居然兩周後陳醫師就能幫我開刀。取消後詢問護理站下次可開刀的日期,大概要再等上1.5個月…這實在太久了,時間安排上沒法配合。
📍臺大醫院 吳明勳醫師
資深中生代,專業權威性也沒話說,個性溫和有禮,講解詳細又非常有耐心,給人信賴感。可進行傳統手術、內視鏡、達文西,門診也是always滿額,可靠轉診單或看診前一日18:00準時線上搶掛明日現場號。
➡️臺大在專業度與設備上讓人無後顧之憂,醫生開刀割過的甲狀腺,應該比大嬸吃過的便當還要多吧~🤣在吳醫師門診看診的當下,是無法確切告知你能排到何時開刀,後續會由總醫師打電話通知病患醫生可開刀的日期(當時我大概等了三、四天後接到電話)。
🤫選擇在台大開刀,個人認為會有幾個小缺點:
- 醫院只提供開刀服,無提供病人服
這點我真的蠻傻眼的@_@”需自備開襟睡衣或到醫療器材行自行購買病人服。 - 病房常一床難求
很可能有安排到開刀房,但病房卻喬不出來,因此而必須取消開刀!!! 總之,不確定性會很大,要有心理準備。大嬸很幸運最後有住到單人病房✌️ - 「開刀房」和「病房」有可能是安排在不同棟樓
好比當時大嬸開刀房是在「兒童醫院」那棟,病房則在中山南路「東址」那棟。開刀時,是用輪椅推去開刀(走地下景福通道,串聯西址/東址/兒童醫院三大棟樓);開完刀,我和家人是搭救護車被送回東址病房(醫院會負擔救護車的費用)。
老實說,移床搬動又上車下車,真的對一個脖子剛被割一刀的病患來說,是很痛不舒服的。如果有幸被安排到「癌醫中心」開刀、住院都在同一棟,那就會比較方便安穩些。
B.【中醫癌症特別門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 許中華醫師
除了西醫開刀治療外,大嬸開刀完後,選擇輔以中醫來扶正祛邪、調養生息。許中華醫師三代為中醫世家,他本身是中西醫結合的醫學專業背景,目前為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著作《寬心癌友》、《脈的禮讚》、《扶正的力量》等多本書籍,可上網搜尋許中華醫師,會看到更多媒體影音的採訪內容。
固定每周三上午、每周五上午的「癌症特別門診」,必須領有重大傷病卡資格後(癌友),才能掛許醫師的門診,也是非~常~難~掛~到~號,請準時0:00分上網搶掛。每次門診看診人數高達290多名癌友在看診,大家真的需要耐心與體力。
每次會領取三周的藥量,分為自費的水藥「寬心飲」(醫院會熬好一包包給你,每日飲1包),藥費大約$1200多,還有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1天3包),建議可帶個大提包或小推車去領藥。因大嬸投保的終身癌症險中,有理賠癌症後續的門診費用,需提供診斷證明書作申請(p.s 許中華醫師的癌症特約門診,我的保險公司是可以理賠的)。
這邊要提醒一下,在許中華醫師門診時間內開立診斷證明書後,就沒辦法在當日門診中,直接幫你預約三周後的回診號了。也就是說,你會跳出看診後直接預約看診的掛號迴圈,下一次看診只能自己0:00準時上網,拼速度去搶掛號了。
C.【核子醫學門診】
📍高雄榮總/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台北三總 諶鴻遠醫師
諶(讀音:甚)鴻遠醫師,專長正子影像醫學與細胞生物學,身為「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的他,持續推動台灣甲狀腺正確衛教觀念及醫護資訊交流。諶醫師看診過程親切又細心,是個願意和病人多交流意見的好醫生。
大嬸在台大放射碘治療後的全身掃描中,膀胱前壁出現一個非常奇怪、難以界定的”亮點”,擔心怕是甲狀腺癌的遠端轉移,所以帶著台大拍攝的影像光碟片,搭高鐵前往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大慶院區)掛諶主任的門診。
諶醫師主要是在高雄榮總看診,每隔兩周的周(一)上午&周(五)下午,分別在[台中中山醫]與[台北三總]設有門診。通常未分化癌或比較嚴重需要進行標靶藥物治療的病患,問診時間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台北三總門診大多是保留給這類病患看診為主,其餘病患建議可分流前往台中中山醫看診,這樣問診時間也會比較充裕一些。
順道一提,如果在中山醫掛號系統中,找不到諶鴻遠醫師的門診,可致電醫院總機(04)2473-9595協助掛號(核子醫學科,甲狀腺癌特診)
D.【醫學影像部門診】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 鄭凱倫醫師
鄭凱倫醫師和諶鴻遠醫師的雙搭檔組合,真的是甲狀腺病患的福音!我在諶主任門診中需要進行超音波檢查,就是由鄭醫師進行操作。大嬸十分信任鄭醫師對影像解讀的功力,好比鷹眼般能抓出有可疑的蛛絲馬跡,這點真的對甲狀腺病患來說很重要,不會因誤判而拖延治療先機。
經常接受電視節目採訪的鄭凱倫醫師,平易近人、親切到不行,完全無醫生架子,看診過程妙語如珠又淺顯好懂,病人原本緊張擔憂的心,都得到大大的撫慰。他自謙笑說:「我只會做超音波、穿刺和射頻燒灼手術,會盡可能地幫病人燒的乾淨一點啦~」每年他都會前往各國進行學習交流,精進自己的射頻燒灼技術。
他寫的《甲狀腺結節健康大解密》這本書,對當時徬徨無助的大嬸來說助益良多,內容乾貨滿滿,非常推薦有甲狀腺問題的朋友去買來看。鄭凱倫醫師門診,可上網路門診掛號,或致電(04)2473-9595分機32100詢問。
E.【耳鼻喉科】
📍林口長庚耳鼻喉科 方瑞仁醫師
為何大嬸會跑去看耳鼻喉科看診?因為術後兩個月,還是會感到聲音沙啞無力,是那種你去買東西,店員完全聽不清楚你在講啥的程度(真的挺影響生活品質)。聽曾經開過甲狀腺癌的朋友說,他們術後十天半個月就聲音恢復正常了,我當然會擔心是否為甲狀腺癌手術併發症傷到了喉返神經? (雖然開刀有自費使用喉返神經監測儀),所以特地跑了一趟耳鼻喉科看診檢查。
會選擇林口長庚的原因,是因為方端仁醫師是台灣很有名的美聲專家,好在做完檢查神經並無受損,只能慢慢休養康復了。目前術後已3.5個月,沙啞無力感稍微好了約50%,但還是不太能大聲講話,希望早日恢復往日講很久都不累的實力(畢竟大嬸要靠採訪說話吃飯的啊~)。
如果術後2~3個月你還是有發聲困難的問題,建議一定要去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為宜。